“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留出改革空間,也不要搶跑,犯不可顛覆性錯誤。”
土地制度改革要堅持守住底線、試點先行的原則,堅持農村土地集體所有制不能變、耕地紅線不能破、糧食產量不能降、群眾利益不能損,把握正確方向,統籌協調推進。7月31日召開的國土資源部第20次部長辦公會作出上述表示。
據國土資源部網站8月1日發布的消息,上述辦公會研究了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特別是征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市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有關問題。
該辦公會指出,土地制度改革事關重大,牽一發而動全身。土地制度改革必須立足我國基本國情和當前發展階段,堅持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用地制度,圍繞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目標,在符合我國基本土地制度和特色的前提下,穩妥審慎予以推進。
《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農民進城落戶不得強制退“三權”,即要切實保障農業轉移人口及其他常住人口合法權益,現階段,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新京報》8月2日發表的題為《杜絕強制“以地換戶口”,要靠土地改革》的社論稱,顯然,國務院規定的出發點,是為了保障農民權益,防止在新型城鎮化進程中,出現過去的“土地換社保、土地換戶籍”等不合理現象。應當說,這是人口城鎮化非常重要的一個制度安排。
“作為市場經濟最為重要的要素之一,我們在保障農民土地權益的同時,客觀上也要做出相應的安排,使農民能夠帶著財產進城,使土地能夠配置到最優化使用的地方。因此,核心問題是:為什么有可能出現強制性讓農民讓出土地"三權"的事情?客觀上看,根源在于農民土地的財產權保障缺乏制度安排,農民的土地權益在很大程度上是模糊的,農民缺乏明確的制度預期。”該社論稱。
上述國土資源部辦公會強調,要緊緊扣住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要求,以夯實權能為基礎,以嚴格用途管制為前提,以共享增值收益為關鍵,以統一城鄉市場為方向,審慎穩妥推進征地制度改革、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使用權入市改革、農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要堅持問題導向,突出工作重點,系統梳理三項改革的主要問題、障礙及改革思路,明確改革的原則、重點、目標和落實措施,堅持膽子要大、步子要穩,既要留出改革空間,也不要搶跑,犯不可顛覆性錯誤。(東方早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