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芬美術館 地點:深圳 建筑設計:都市實踐
華美術館 地點:深圳 建筑師:孟巖
深圳文化中心(中心圖書館、深圳音樂廳)
地點:深圳
設計單位:日本磯崎新事務所、北京市建筑設計研究院深圳院
深圳文化中心由中心圖書館和深圳音樂廳組成兩棟建筑之間由公共文化廣場連成一體形成了一個面向以市民中心——中央綠化帶——蓮花山為城市視覺軸線的開放空間。深圳中心圖書館落成后,深圳圖書館的文獻藏量增至300萬冊,日均接待讀者為1萬人次。深圳音樂廳占地26345平方米,分為演奏大廳和多功能小廳,演奏大廳2323平方米,舞臺面積251平方米,可供大型交響樂團和300人的混聲合唱團同臺演出。深圳文化中心是深圳市民學習、娛樂及接受高雅文化熏陶的重要設施。
2011大運會體育中心
設計師:曼哈德•馮•格康、斯特凡•胥茨、尼古拉斯•博蘭克
設計方:gmp國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位置:廣東 深圳
深圳灣體育中心
深圳展示中心
OCT Design Museum
設計師:朱锫
設計方:朱锫建筑事務所
位置:廣東 深圳
建筑進化成怎樣的形態面向未來?建筑組織成怎樣的系統服務社會?建筑如何回應豐富的周邊環境?答案來自海洋中的水滴和卵石;水滴靈動輕巧,它啟發我們對流動空間,殼貼結構和景觀照明的探索。卵石簡約穩重,它啟發我們對建筑形式,建筑功能和建筑統一在傳統與未來,建筑與生命的主題下。在周遭環境豐富得有些混亂的場地上,放置一個極簡純凈的建筑,地標甚至藝術品。在面向廣場開放端的立面,橫向展開渾圓飽滿的造型,除了必要的采光孔外別無累贅。建筑周遭景觀好像由建筑內部發射的投影,形成地下式天窗或廣場照明。而照明通過壓力感應,由游人的增減而變亮變暗,而且是節約能源的策略之一。